09 七月, 2021

第一次叫出朋友的名字

 你在公园里有一个朋友叫Albin,妈妈每次见到他都会告诉你“快看你的ami, Albin”,让你和他打招呼。有另外一个和你同龄的小朋友,叫Bazine,每次他看到你都会叫你的名字。然而因为你从来没有叫出过任何人的名字,而且每次看到相识的小朋友,你都一幅“波澜不惊”的样子,妈妈以为你还没有像Bazine那样认出小朋友的能力。

今天早上,我们走在街上,妈妈远远的看到了Albin。因为太远了而且还下着雨,妈妈没有去叫他。没想到这个时候你开始叫起来“alba,alba”。妈妈很惊讶,你认得你的小朋友了。

更让妈妈惊讶的是,下午从幼儿园回来,我们走到Albin家附近的街区时,你就开始叫起来“Alba,Alba”。妈妈曾经和你说过那里是Albin的家。

别看你表面上每次看到Albin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,其实你心里记着人家呢,是不是!

读一本书以及与它有关的所有回忆

 今天睡觉前,妈妈给你读了Richard Scarry的金色童书系列中的一本。这一本书,读了一个小时都没有读完!因为你这个小家伙的小脑袋里有太多回忆了,每读到书中的一个情节。你都会联想到你和妈妈之间的小小会议。妈妈来跟你讲讲这薄薄的一本书,是怎么读了一个小时都没有读完的!

我们两个读着读着,你看到风中飞舞着一只小蜜蜂。你指着蜜蜂说到:“嗡嗡嗡……”然后屁颠屁颠跑到厨房去,指着地上躺着的一只不知道为什么,死在了我们家的苍蝇,也念叨着:“嗡嗡嗡……”

后来读到第二页,书里面有好多好多鲜花,你于是又站起来屁颠屁颠跑到阳台门口,指着阳台外面种的花,叫到“花儿,huaer”,还有儿化音呢!

后来又有一页上面,桌子上画了饼干,你又突然站起来跑到厨房,把橱柜打开,踮着脚尖用手指着橱柜最高处的饼干,说“daga,daga”,妈妈不想你睡觉前吃饼干,于是假装听不懂你想要什么。你就又跑到屋里去找爸爸, 和爸爸说“抱”。有了爸爸的加持,你就能够自己伸手把饼干拿下来了。你打开饼干袋儿,拿出来最后一块儿饼干,一边吃一边嘻嘻笑着,真是诠释了什么叫做无忧无虑。妈妈想试验你一下,说“给妈妈吃一口吧”,你于是就拿到妈妈嘴巴。妈妈故意一口咬掉三分之二,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。结果你什么反应都没有,还继续拿到爸爸嘴边给爸爸吃。真是个爱分享的小孩子!

接下来我们又读到忙忙碌碌镇上的孩子们坐着校车去春游。结果你又不知想到了什么,又跑到了阳台门口,指着外面一直说“xixiao,xixiao……”,一边说还一边特别认真的看着我。这下你把妈妈难住了,妈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。你是想说“学校”吗?可是我们家附近并没有学校呀,妈妈也从来没有和你说过“学校”,每次去幼儿园,似乎只和你说过“幼儿园”。或者你是想说外面的马路上会有校车经过?这个妈妈可不得而知了。

讲到最后一个故事时,妈妈感动得都快哭了。那是我们之间很美好的一段回忆:你过生日的前一天晚上,妈妈在厕所的瓷砖墙上,用你的蜡笔花了一大幅画,并写下了Happy Birthday,你早上起来看到后,特别特别喜欢。我们还一边看着那幅画,一边唱了生日快乐歌。那天你过生日,我们去公园度过了非常烂漫美好的一天。妈妈用来画画的蜡笔,平时就放在洗脸池下面的储物柜里,因为一直在那里,你也没有去动过,妈妈甚至都不知道你知道他在那里。

今天我们讲的最后一个故事,是给猫奶奶过生日的故事。讲着讲着,妈妈唱起了生日快乐歌。你听到后,立刻跑到厕所,在洗脸池下面的橱柜里开始翻找起蜡笔,似乎想再在厕所的瓷砖墙上画一幅巨大的画。妈妈真的很感动,那段美好的回忆,原来不仅妈妈记得,你的小脑袋里也记得真真切切呢!

05 七月, 2021

关于分享的概念

 关于肖恩对于‘分享’这个概念的逐渐理解,妈妈有很多小故事想记录下来呢。

在你很小的时候,大概十八个月之前吧,你是没有‘你我’的概念的。在公园里面玩玩具,别的小朋友和你要什么,你都会伸手递给别人。

再后来慢慢长大了,你开始有了‘你我’的概念,有的时候你就不那么情愿与人分享了。你不想分享的时候呀,可有意思了。比如你玩儿滑梯时,觉得滑梯就该是你自己的小天地。如果你正准备滑下来,后面有小朋友在排队,你就堵在滑梯口坐着不动。假如你已经滑下去了,回头看到有别的小朋友正要滑下来,你就坐在滑梯的末端,不让别人滑下来。妈妈要是把你抱走不让你堵路,你可真是会趴在地上哭上一会儿!还有一次在公园里,妈妈抱你荡了一会儿秋千,你坐的是一排秋千中最中间的那一个。荡完秋千妈妈抱你下来,你又在秋千旁边的沙地里玩儿沙子。这期间,有许多小朋友都在玩儿秋千。小朋友们玩儿别的秋千,你就无所谓;可一旦被你看到有小朋友玩儿你坐过的秋千,那可要不得了啦!你会老不满意的叫起来,还用小手拍地——那是你生气不满时的招牌动作。

不过,虽然偶尔你会不愿意与别人分享,但你也从来不去抢别人正在玩儿的玩具。可要是谁想来拿你的玩具,你可是绝对不会让给别人的,你会紧紧抓在手里,就是不给别人。有一段时间,你正在玩儿的玩具不给别人,没有在玩儿的玩具也不愿意给别人;要是谁拿走了你身边你没有在玩儿的玩具,你就会无声地趴在地上哭,委屈的不得了。不过最近好一些,别人如果拿了你放在一边没有在玩的玩具,你会观察一会儿,看看别的小朋友有没有善待你的玩具,如果观察了一会儿后对方还算合你的心意,你就会又将注意力回到自己正在玩儿的事情上,丝毫不介意别人在玩儿你的玩具。有时如果是你相识的好朋友,比如希曼姐姐,或是Nicholas小弟弟,你甚至还会把自己正在玩儿的东西分给他们。

妈妈最为你感到自豪的是,虽说有过那么两三个小小的阶段,你很不愿意和别人分享,但绝大部分时间,你都是个愿意分享的小孩子!


04 七月, 2021

爸爸回家后

 爸爸回家后的这几天,小肖恩简直是个亲爹宝!什么都是爸爸,爸爸,爸爸。

妈妈抱着起床不可以,要爸爸抱!妈妈喂你吃什么,才不!要爸爸喂!妈妈抱着上厕所也不愿意,要爸爸抱着去!爸爸回家前每次要出去玩儿时,你都兴奋地一早就坐在门口的地上,自己穿好鞋——虽然有时穿反了或者穿得七扭八歪;可现在,爸爸在隔离中不能出门,你甚至都不愿意和妈妈去公园玩儿了!

有的时候妈妈想亲亲你抱抱你,你和妈妈说:“No妈妈,No妈妈。爸爸!爸爸!”爸爸把你抱起来后说,“你不让妈妈抱,妈妈难过了”,你才会张开手臂“施舍”给妈妈一个拥抱,或是一个亲亲。

30 六月, 2021

爸爸回家了!

 分开了三个半月后,爸爸终于回家了!

今天下午,爸爸先到了家。妈妈去幼儿园接你,走到离家有一百米的位置时,妈妈对你说:“肖恩你看看我们家的阳台上站着的是谁?快去看看!”你的脚步慢了下来,小心翼翼地靠近家里,当你看到阳台上站着的人是爸爸时,你的脚步更加慢了,慢到几乎停了下来,和妈妈想象的你会兴奋地往家里跑完全不一样。你一边一步一步上楼梯,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在阳台上和你微笑,和你挥手的爸爸。进了家门后,爸爸把你抱起来,你把小脑袋靠在爸爸肩膀上,两只小手手搭着爸爸,不说话也不出声,只是很安静地抱着爸爸。这也和妈妈想象的非常不一样。你仿佛一时间,小小的心里装着太多的情感,那么多,那么丰富,那么强烈,以至于小小的你已经不会表达了,只有安静地靠着爸爸,才能平息你的情绪。

27 六月, 2021

倒计时

和爸爸离别了三个多月,爸爸终于要回来了。

在爸爸回家前10天,妈妈做了一个小日历,一张只有十天的小日历。我们每天都划掉一天,妈妈告诉你等所有的日子都划掉时,爸爸就回来了。于是,你开始一看到那张日历,就开始叫爸爸,爸爸。妈妈问你,爸爸哪天回来,你就指一指1那一天,那是倒计时的最后一天。

在倒计时还剩下五天时,妈妈拿出那张日历来,仔细一看,你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把剩余的天数都划掉了,只留了个‘1’的日子在上面。你这样做是因为觉得每天多花掉几个日期,爸爸就能快点回来吗?妈妈真是哭笑不得!

今天早上,妈妈对你说爸爸上飞机了,并用手比划成飞机的形状,加速,腾空,并伴随着呜——的声音。于是一整天,你就一直叫着‘爸爸,爸爸,呜——’。

到了中午睡觉时,你哪里肯睡觉,一直躺在床上叫,爸爸,爸爸,爸爸,爸爸。

每次提到爸爸,你兴奋的都能笑出声。

小家伙,爸爸不在的这段日子,你也是很想念他的对不对。我们一起期待着爸爸回来吧!

02 六月, 2021

书怎么倒过来了

晚上睡觉前的读书时光,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宝贵时光。而妈妈发现,你在童书中总是会有只有小孩子的视角去看才能发现的奇思妙想。

妈妈曾经在图书馆结果一本关于蝙蝠的书。每次你看到蝙蝠倒挂在树上,你总觉得是妈妈把书拿反了,总是要把书‘正’过来。后来,妈妈又借了一本讲小毛毛虫的书,其中有一页,小毛毛虫在茧中倒挂在树上,你每次读到这一页,你也一定要把书‘正’过来。

你还有两本寻宝书,两本书中画着同样的地方,但是是不同的场景,比如,两本书中都有同一栋房子,但是一本书是冬天时,一本书时夏天时。而书中也有一些物品摆放不一样。我们偶尔一天会看一看这本书,偶尔一天会看看另外一本书。有一天,你发现本来在卧室的书桌上的小猫咪突然不见了(因为小猫咪是在冬天那本书中,而不是夏天那本书中),你发出惊讶的咿呀声,张大眼睛望着妈妈,似乎在问妈妈,妈咪哪里去了,这里明明有一只小猫咪的呀。

你还会对书中的各种情节产生强烈的共鸣。有一本«警察局的故事»里,两个小孩子在打架,每次读到这一页,你都要生气地拍打书页,仿佛在说:“你们打架是不对的!”每次看到书中有悲伤的情节,你都会发出惋惜的声音,小眉头皱起来,用小手轻轻抚摸书中的人物,或是抱抱书中的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