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四月, 2020

学说话的历程之二

肖恩最近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实在很多,让爸爸妈妈惊喜连连。

除了“爸爸妈妈”,你第一个清晰掌握的词汇是“盖儿”。没错,就是“盖儿”,lid/cap;没错,还带着儿化音。谁能想到你人生中除了爸爸妈妈,第一个会说的词会是“盖儿”呢?!事情源于那天你想要按计算器上面的按钮,但是因为计算器上盖着一个透明的盖儿,你按不到,妈妈便说“来,妈妈帮你把盖儿摘掉”。然后你就说了一句“盖儿”。爸爸妈妈对视了一眼,惊奇坏了。又和你说了一次“盖儿”,你也又学者样子说了一句“盖儿”。在之后的五分钟内,你反反复复说了很多次“盖儿”,每一次都更加清晰,到最后已经说得近乎标准了,那样准确无误,让爸爸妈妈不再怀疑你只是在进行自己日常的咿咿呀呀,还是在有意模仿爸爸妈妈的话。第二天,当你拿到那个计算器是,你依旧指着它说“盖儿”,爸爸妈妈便了解到,你不单是模仿这个发音,你也能够把这个音与它的实体联系到一起了,你学会了用语言去描述你所见到的事物!

其实在说“盖儿”之前,你也偶尔冒出一两句模仿大人的声音,例如“喜欢”,例如“好吃”,但那只是昙花一现,不能够算是掌握了。

在“盖儿”之后,你还偶然冒出过“鼻子”的音,但仅两次而已,不再愿意多说。偶尔拿着某些东西递给妈妈,同时嘴里嘟囔出类似于“给”的音。有时你指着某些东西说“这个”……但这些都是含混不清的音,且稍纵即逝,妈妈爸爸也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是在尝试用大人的语言与大人沟通。

最近,你又掌握了两个词,一个是“脚”,一个是“duck”。说是“掌握”,是因为你明确的知道这两个音分别代表着什么。比如你说脚的时候,便会指着自己的小脚丫,虽然你的发音很粤语!

关于“duck”的故事还蛮有趣的。你的好几本书里面都有一只小黄鸭的形象,每次你翻书都会迫不及待的寻找那一页,把小黄鸭指出来,妈妈便和你说“这是一只小鸭子,this is a duck”。有一天晚上,妈妈帮你铺床,你突然发现平时被床单遮住的床褥上画着一只小黄鸭(其实那是一只小黄鸡,但是在你眼里,那和你的书上的小黄鸭别无二致)。你指着小黄鸭/鸡发出“da da”的音,妈妈听到,便告诉你,“哦,聪明的宝贝发现了哦,这和你的小书上的鸭子是一样的。”并反复和你演练duck的发音。现在你每次翻书翻到鸭子,都会说“duck”,看到小猪佩奇里面有小鸭子出现,也会说“duck”。

你正逐渐开始把耳听的声音与眼见的世界联系起来,并且尝试遵循这种规律去表达,去描述。这样的进步零零星星,但越来越多,妈妈想象着不久后你就要变成一个每天嘟嘟囔囔,急于和爸爸妈妈说这说那的孩子了,到时的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